当前位置: 首页

互联网金融和非法集资,你了解多少?

日期:2018-11-19

点击:14319

披着互联网金融"外衣"的新骗局你会分辨吗?

非法集资你了解多少?

非法集资的常见手段有哪些?

这些干货,同学们可要认真看啦!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发展,互联网应用渗透到了各行各业。互联网金融同样也借助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实现金融资源优化配置和应用普及,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代表一个新兴金融时代的到来。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P2P信贷、众筹融资等互联网金融概念已经被各方炒作的如火如荼、方兴未艾。在2014"两会"上,"互联网金融"首次出现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那么,什么是互联网金融呢?

中国人民银行在《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4年)》中称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是借助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功能的新兴金融模式"。

网络金融信贷由银监会负责监管,主要类型包括:

个体网络信贷(即P2P网络借贷):个体网络信贷是指个体和个体之间(peer to peer)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的直接借贷。在个体网络借贷平台上发生的直接借贷行为属于民间借贷范畴,受合同法、民法通则等法律法规规范;

网络小额贷款:网络小额贷款是指互联网企业通过其控制的小额贷款公司,利用互联网向客户提供的小额贷款。

互联网金融作为新兴的金融产品走进了平常百姓的生活,在给我们带来各种便利和实惠的同时,潜藏其中的风险也急剧增大。信息流、资金流的安全性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基础和保障,随着棱镜门、钓鱼网站、网银盗窃等互联网安全事件层出不穷,不法分子犯罪技术不断提高,犯罪手段花样翻新。而一旦遭遇黑客攻击,互联网金融的正常运作将会受到影响,危及消费者的资金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

那么我们如何做才能保证我们的互联网信息和资金安全?






什么是非法集资?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0〕18号),非法集资是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行为。

非法集资不可持续,犯罪分子通过欺骗手段聚集资金后,挥霍、浪费、转移或者非法占有,参与者很难收回资金,此外,非法集资严重干扰正常的经济、金融秩序,极易引发社会风险。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规定,非法集资不受法律保护,参与非法集资风险自担。

为了有效的远离非法集资,我们需要了解一下非法集资的常见手段:
      一是承诺高额回报。

      不法分子编造"天上掉馅饼""一夜成富翁"的神话,许诺投资者高额回报。为了骗取更多的人参与集资,非法集资人在集资初期往往按时足额兑现承诺本息,待集资达到一定规模后,便秘密转移资金或携款潜逃,使集资参与人遭受经济损失。

二是编造虚假项目。

不法分子大多通过注册合法的公司或企业,打着响应国家产业政策、开展创业创新等幌子,编造各种虚假项目,有的甚至组织免费旅游、考察等,骗取社会公众信任。

三是以虚假宣传造势。

不法分子在宣传上往往一掷千金,聘请明星代言、名人站台,在各大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发布广告、在著名报刊上刊登专访文章、雇人广为散发宣传单、进行社会捐赠等方式,制造虚假声势。

四是利用亲情诱骗。

有些类传销非法集资的参与人,为了完成或增加自己的业绩,不惜利用亲情、地缘关系,编造自己获得高额回报的谎言,拉拢亲朋、同学或邻居加入,使参与人员迅速蔓延,集资规模不断扩大

希望同学们能更多的了解关于网络金融和非法集资的知识,保证自己的财产和网络安全,远离网络危险和财产诈骗!

 

 

Baidu
sogou